我校彭锐老师荣获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 时间:2016-06-15 点击数:

图片作者

6月7日,苏州高新区总工会在我校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召开了省、市五一劳动奖代表表彰暨座谈会。我院彭锐老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并做了主题发言交流。

彭锐老师现任我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自2012年起随杨新海教授扎根苏州高新区树山村,深耕厚植进行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创新性乡建实践,为树山村的乡村发展、规划建设、旅游升级和富民强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彭锐老师在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表现,经过树山村、通安镇、高新区政府层层申报和推选,彭锐老师荣获本年度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1)规划引领,践行陪伴式乡建

规划是乡村发展的龙头,作为杨新海教授团队的主创设计师,彭锐利用专业所学编制完成了树山温泉片区的旅游详细规划、树山村村庄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此外,他还对树山旅游规划、民房建筑设计、大石山路综合整治、温泉进农家市政工程等多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了直接评审或指导。此外,考虑到乡村的规划、管理水平相对薄弱,为了让规划实施到位,彭锐和团队成员不计报酬、不辞劳苦地进行“陪伴式”乡建服务,甘为“驻村规划师”。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实施,无论是发展战略这样的大事还是广告牌选址这样的小事,他都亲力亲为,随叫随到,为树山村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服务和技术服务。

(2)双创激活,协同助推乡村复兴

乡村的活力一直是乡村永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彭锐和团队在树山村创造性地提出“双创激发乡村活力,协同助推乡村复兴”的发展理念,并进行持续地研究和实践。一方面在村里创建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通过“乡创+文创”的模式,组织双创活动、培养双创人才、孵化双创企业,激发乡村活力;另一方面联合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创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学生以树山村真题真做,先后荣获首届海峡两岸联合毕业设计和第二届长三角高校乡村规划竞赛二等奖三项,同时通过平台化的运作助推乡村复兴。这种全新的乡建理念和模式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媒体的肯定和好评。

(3)挖掘文化,实现乡村旅游升级

针对树山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彭锐和团队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以村里面一尊“年兽”石像为起点,主持研发“树山守”乡村文创产品,打造IP实现乡村旅游的消费升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树山守已经从树山村走向了全国,文创产品已达三大系列近百种,拥有3个实体店并在全村完成了线下布点和O2O布局。2016年底进行了众筹,众筹率600%,2017年初完成了动漫的拍摄,目前正在进行文学+影视的联合孵化。由于成绩显著,应邀作为典型案例参加了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和2017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得到了文化大家阮仪三先生的盛赞和题词,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年度项目指南。

(4)热心公益,探索富民强村路径

乡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富民强村,共享发展成果。彭锐和团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将高校与村支部结对共建,牵线创建了建筑城规学院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志愿活动基地,联合相关专业教师帮助村集体设计村史馆、党建展厅、提升农产品包装,帮助树山籍青年返乡创业,通过产品义卖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同时与村集体积极探索闲置民房合作社和文创合作社等新型富民载体。

彭锐及其团队在树山村的事迹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社科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各方高度赞扬,先后接待各级政府考察近千人次,并将“树山模式”向贵州、江西、福建、云南、浙江等地进行推广和在地实践,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和乡村复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版权所有©2016-2019  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苏州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网 地址:苏州市滨河路1701号